山東泡沫成型機的成型步驟涵蓋原料準備、預發泡、熟化、成型加工及后處理五大核心環節,各步驟需準確控制參數以確保泡沫制品質量穩定。
1. 原料準備與預發泡
山東
泡沫成型機通常使用可發性聚苯乙烯(EPS)顆粒作為原料。首先,將EPS顆粒投入預發泡機,通過蒸汽加熱(溫度控制在90-110℃)使顆粒內的發泡劑(如戊烷)揮發,顆粒體積膨脹至原體積的30-50倍,形成密度均勻的預發泡珠粒。此階段需嚴格控制蒸汽壓力和加熱時間,避免珠粒過度膨脹或結塊。
2. 熟化處理
預發泡后的珠粒需靜置熟化(通常8-24小時),使內部壓力與外界平衡,同時消除殘余應力。熟化環境需保持通風干燥,溫度控制在20-25℃,防止珠粒吸濕或變形。熟化不足會導致成型時收縮率高,熟化過度則可能引發珠粒粘連。
3. 成型加工
將熟化后的珠粒填充至模具型腔,通過蒸汽加熱(110-130℃)使珠粒二次膨脹并相互結合,形成與模具一致的形狀。成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:
加料階段:珠粒均勻填充模具,避免局部堆積;
加熱階段:蒸汽穿透珠粒,使其軟化并熔接;
冷卻階段:通入冷水或壓縮空氣冷卻模具,使泡沫定型。
此階段需準確控制蒸汽壓力、加熱時間和冷卻速率,以確保制品密度均勻、表面光滑。
4. 后處理與檢驗
成型后的泡沫制品需進行脫模、修邊和檢驗。脫模時需避免強行拉扯導致變形;修邊使用專用刀具去除飛邊,保證尺寸精度;檢驗環節檢查制品密度、抗壓強度、吸水率等指標,合格品方可進入下一工序。部分山東泡沫成型機制品還需進行表面處理(如噴涂、覆膜)以提升性能。